我想,現在的你以及你的同事們每天嚷嚷想轉換跑道、提升能力、想辭職的抱怨,幾年後,大部分的人還是在同樣的地方、做著同樣的工作、抱怨同樣的事情,因為改變需要很用力很辛苦,所以大多數人選擇輕鬆過生活;但我選擇且努力去創造不一樣的未來,讓自己人生有更多的選擇權。
我沒有不一樣,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走在安穩的道路上,考上公務員領著普通的薪水,在當了近十年的公務員後,每天在封閉的工作環境處理瑣碎的行政事務,不需要擁有太多的想法,我發現自己對人生失去熱情。 我開始思考我只能做行政事務嗎?可以預見數十年後的自己是如常的工作思維與生活,這是我想要的嗎?浪費生命在每天抱怨中真的很可惜,為自己勇敢一次吧! 三年前還在文化機構工作的我,質疑未來的人生及職涯,思考著如何可以提昇自己的技能服務人群,更重要的是,增加在工作上的專業能力,讓我熱愛的文化領域注入新生命,而不是一灘死水,因此促使我踏上出國留學的道路,但這條道路卻是寂寞且無助的。因為在公務體系裡面我選了很少人走的道路,只能自己前行。 後來,開始每天下班後準備雅思考試的日子,是段辛苦難熬的時光,當大家下班後聚餐玩樂時,我必須回家寫作業讀書,但很幸運的有里茲螞蟻的老師們及班主任的大家幫忙及鼓勵,在里茲螞蟻上課的那段時光,老師們不只是教我英文的準備,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支持。 我還記得當初會來里茲螞蟻上課,是因為看了梅姨的新年喊話系列文章,每每在被現實擊潰時,就翻翻老師寫的文章。還記得文法課,托托在最後一次課堂上的小王子分享,讓我覺得現在所有的辛苦及努力都會是值得的,最重要的是老師們對於生活的態度及熱情深深地影響我,原來人生有不一樣的過法。 經歷的一年的英文法和發音基礎打底課程,接續一年的雅思課程,費盡千辛萬苦之後,我終於考到需要的雅思分數,去年年底夢想成真,踏上英國留學的道路!
當初決定到英國唸書,除了想在博物館領域有更多的認識之外,更大部分是暫時停下日復一日的工作日子,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經驗,然後試圖找到讓自己更快樂的生活樣貌。想象的留學生活就像社群上呈現的樣貌,認真生活跟上課,念書之餘四處玩樂,彷彿沒有任何煩惱……
課堂上教授們除了講授知識內容外,更多的是同學間意見的交流,不再是填鴨式的教學,更重視思考及表達。對我來說,除了語言表達的困難外,更常發生的是腦袋缺少思路或對於議題少有自己的見解,也會擔心自己的想法很奇怪或或問出笨問題。但在英國學術講堂上,任何的想法都是珍貴的,透過他人的表達激發自己對議題反思,雖然上課意見激盪的過程很讓我很不安,小組作業及策展需要大量溝通,也讓腦細胞死亡不少,但也慢慢跳脫以往的思考方式,回想起這些痛苦的過程,卻也讓我內心更加堅韌不少! 若帶著旅遊的心情去留學,是大錯特錯!上課下課、超市採買食材及日用品、學煮飯、學會搭大眾交通工具、室友相處與同學人際問題、獨自旅行以及到其他城市實習的搬家與面試等,自己一個人在陌生國度處理這些生活瑣事,遇到挫折及問題是常有的事,每一件事對在國外的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挫折感可以被放大數十倍。海外遊子的孤獨感,必須耐著性子逼迫自己快速適應這個地方的運作方式,訓練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心智變得強大。
台灣跟英國生活各有其長處,在英國會發現生活的樣貌有很多種,多了份自由自在的感覺,但在出國後的濾鏡消失後,很多在台灣遇到的問題,例如生活瑣碎事或者思考未來生活發展等,並不會因為到了國外而消失不見,人跟人之間存在的問題在每個地方也是一樣的,人生課題仍然存在。不同的是在這一年讓我多了很多的勇敢、愛及包容去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還記得梅姨在某一堂課中問我為什麼想去唸博物館學?當時的我說不出來為什麼,她說等妳回國後再來跟我分享。 我現在對於博物館的理解有比較明確的理解,及為何對於這個領域的偏愛了:博物館不是只保存過去的歷史及物件,它具有批判現存社會性議題的功能,以及提供一個平台讓議題進行發聲及激盪。博物館是一個教育機構也是一個休閒地方,它提供有別於體制教學外的知識來源,也是人與人相處及情感交流的場域。博物館是促使社會發展的媒介,是讓大家持續成長的管道之一。 我真的真的非常感謝在這條道路上,有里茲螞蟻的梅姨、托托、Sunny、Sabi、牙牙、睿睿、Mike及班主任Juven讓我覺得這條道路並不孤單,我更感謝當時一直沒有放棄的自己,我真的很喜歡現在的自己,願大家悄悄努力活成自己熱愛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