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去英國留學前,並不知道英國的全名是 #聯合王國,更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國家跟英國有關連。在那個沒有Google的2003年,親自去到英國留學,親自去了解英國的歷史,的確讓我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 這是我從Leeds去到了南部的Brighton,在還沒失火的碼頭上吃英國「美食」--炸魚薯條。那天真冷,戴著毛帽,冷風還是吹得我要結冰了。 第二個圖是耶誕節的教育系派對。有帶傳統服裝的學生被邀請去拍校刊照,而我剛好帶了一件旗袍(只有上衣),成為了當年的華人代表XD 英國的耶誕節很溫暖,第一次離家已三個月,又冷又有點想家的我 被邀請了四次去不同的英國教授或英國同學家參加dinner party,吃到第四次火雞 + mince pie + pigs in blankets,我接下來十年都不敢再吃火雞了。在餐桌上,英國人的幽默感像絲帶一樣滑順的此起彼落,帶給我很大的啓發。Why so serious? 我們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得找點樂子吧!飯後還得玩遊戲跟桌遊呢! 有機會,我真心推薦大家去英國看看,這個我的英國朋友常自嘲自己是 #海盗王國 的古老國家,有可能帶給你看待世界不同的視角呢! 大英國協是什麼?提到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很多人可能一時之間會聯想到英國女王的影響力或是某些國家的國旗上為什麼還有英國國旗的影子。簡單來說,大英國協是一個由56個成員國組成的國際組織,這些國家遍布六大洲,涵蓋約24億人口。這個組織強調自由平等的合作關係,並非傳統上的政治聯盟,而是一個以歷史和文化聯繫為基礎的「友誼圈」。 這些成員國大多數都曾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經過歷史變遷後,選擇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大英國協,共同分享資源和文化。換句話說,大英國協就是「過去的殖民地們和母國組成的文化大家庭」,但如今的運作方式更像是一個聯誼會。無論在文化、語言、法律制度,甚至是某些運動項目上,這些國家依然保留著大英帝國的影子。 大英國協與大英帝國的關係 要了解大英國協,就必須回到大英帝國的歷史。大英帝國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國,巔峰時期統治著世界約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從澳洲的袋鼠到印度的香料,再到加勒比海的甘蔗田,英國的影響力遍布全球。然而,隨著20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許多殖民地相繼獨立。為了避免完全分道揚鑣,英國提出了一個新概念:雖然不再直接統治這些國家,但可以透過文化、經濟和國際合作維持一種「大家庭」的聯繫,這就是大英國協的雛形。 從大英帝國到大英國協的轉變,標誌著英國對全球影響力的調整。與其說是一種政治上的掌控,不如說是情感上的連結。大英國協成員國有自由加入或退出的權利,比如津巴布韋在2003年退出,但在2023年重新加入,這也反映了這個組織的靈活性和包容性。 大英國協的文化影子:從語言到板球雖然大英國協不再是一個以政治為主的組織,但它的文化影響力卻無處不在。最明顯的就是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普及。在這些成員國中,英語不僅是溝通的橋樑,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無論是在印度、南非還是澳洲,你都能聽到帶著地方腔調的英語,這些英語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卻又保留了一些英式英語的韻味。 另外,運動也是大英國協文化的重要部分。板球(Cricket)、橄欖球(Rugby)和網球等運動在這些國家中非常流行,特別是板球,幾乎成了英聯邦國家的「國球」。像印度、澳洲和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板球比賽,能吸引數以億計的觀眾收看,這種文化的連結甚至超越了國界。 還有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也透露出英國的影響力。例如,許多大英國協國家的法律體系和教育制度仍然以英國為模版。印度的法律中依然保留著不少英國殖民時期的遺產,南非的學校也常常教授莎士比亞的作品。這些文化的延續讓我們看到大英帝國留下的深遠影響。 意想不到的大英國協國家提到大英國協,多數人可能會想到耳熟能詳的國家如加拿大、澳洲和印度。這些國家不僅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元文化著稱,同時也是大英國協中舉足輕重的成員。然而,大英國協的成員國範圍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廣,還包括了一些令人驚訝的名字,例如一個與台灣有邦交的國家——聖文森及格瑞那丁(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這個位於加勒比海的小國以其迷人的熱帶風光聞名,儘管規模不大,卻積極參與大英國協的各種活動。 另一個特別的例子是盧旺達(Rwanda),這個東非國家曾是比利時的殖民地,卻在2009年選擇加入大英國協,成為其中的重要一員。儘管盧旺達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基尼亞盧旺達語,但加入大英國協後,英語的使用在國內顯著提升,這也反映了大英國協在文化和語言上的影響力。 這些國家的加入,使得大英國協成為了一個真正多元化的國際組織,既涵蓋了世界主要大國,也包括了地圖上一些不易被注意的小國。這種跨越國界的文化融合,讓大英國協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獨特的地位和影響力。 大英國協的現代功能 雖然大英國協如今更像是一個文化和經濟聯盟,但它在全球政治中也扮演了一些重要角色。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大英國協運動會(Commonwealth Games)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這項活動是僅次於奧運的國際體育盛會,促進了成員國之間的友好交流。 此外,大英國協還在貿易和教育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例如,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協定往往比非成員國更具優勢,而學生交流和獎學金計畫也讓年輕人受益匪淺。這種跨國界的合作,讓大英國協成為了一個超越歷史包袱的國際平台。 結語:大英國協的文化魅力 大英國協不僅是一個充滿歷史意義的組織,更是一個現代文化交融的象徵。它展示了英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深厚聯繫,從語言到運動,再到教育和法律,大英帝國的影子依然存在於這些國家的日常生活中。而大英國協作為一個文化和經濟的橋樑,正以更加開放和多元的方式連接著這些國家。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深入了解大英國協的歷史和現狀,也讓你對英國文化的全球影響力有更全面的認識。下次當你與朋友談起這個話題時,或許能帶給他們幾個意想不到的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