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A英式發音課程
若你曾經因為自然發音、KK音標或其他傳統式的英語教學經驗感到挫折,這一次,讓我們打掉重練,跟著梅姨來學一次不只美國人聽得懂,英國、紐西蘭、澳洲、南非等國家都普遍使用的英式發音!全新的開始,全新的人生,here we go!
★一直覺得自己英文發音有問題,但不知道如何改善嗎?
台灣人平均花在學習英文的時間可能加減有個十年,還是有許多人對於英文發音是充滿不確定感的。為什麼?因為台灣傳統英文教育較著重文法與翻譯,口說的訓練較少。事實上,在體制內,很有可能一個孩子一路從國小到高中或大學,都沒有真正開過口說英文。想當然爾,不會說英文只是簡單的因果關係。
有些人則是擅長考試,舉凡學測指考甚至多益全都考高分,但有一天進入職場,要真正上場說英文了,才發現自己的口說不太行。這是我們目前最常見的學生類型了。
★ 為何重學發音要學英式?
原因很簡單,梅姨我本人是留學英國的啊,說英式英文對我來說自然又自在,不管到哪一國,都沒有需要重新適應口音的問題。我對於英國文化/英文這個語言的了解,更是我教學上的助力。我認為學發音你一定要同時學英文的文化,不然你不小心學會的是較不討人喜歡的標準英音(RP),或學了Fast & Furious 裡 Jason Statham 那充滿地域性與階級認知的口音,是會讓母語人士感到困惑的。還有,英文其實是一個非常喜歡說反話,充滿諷刺的語言(不只英國人,美式英文也很喜歡反諷)。英國人喜歡嘲諷自己的爛天氣、政府、各種人事物,更愛自嘲,不了解這些文化,可能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誤會,所以,文化,是這堂課的重要原素。
再來,其實我私心認為許多台灣成年人雖然自認是美腔,但實際上跟母語人士溝通時仍有很大的障礙,常有跟外國人雞同鴨講的問題,而這類型的學習者,就是我們這個課程中也很大佔比的客戶群。
我們台灣人說中文時不捲舌,成年人的舌頭更是硬,不如就換個口音試試看?這一次,來學學「另一種英語」吧!英式英文可以讓你在接觸到來自英國、澳洲、紐西蘭、南非等等加起來人口也有一兩億的人的時候,較不會震撼或崩潰。若你沒有「只有美式英文才是王道」或「只有美腔才是正確的發音方式」的迷思,只想真正的學會一個可以用來與人溝通的英語,那麼你就完美的適合這個課程。
當然,若你跟我一樣,喜愛英國演員的發音,喜愛英國文化,那麼你絕對就是這個課程的最大部份客群了!
里茲螞蟻的IPA發音課程一次將音標徹底教好教滿。九個小時的上課內容,從英國腔的音標,到消音、弱音,連音,英文的音調、抑揚頓挫,一口氣全部教完。我們教授的是國際音標IPA(可點入看看什麼是IPA),也就是國際上更廣為人使用的一種音標,而非只在台灣通行的KK音標)。
課程重點在教會正確的發音知識之外,還包含大量如何利用各種免費教材(線上、有聲書等網路材料)來強化已學到的聲音、知識與文化,內化到自己的生活中。
這個課程除了音標之外,我們還會教如何正確背單字。以往國高中年代那種一天背20個單字(我以前的老師更曾一天要求我們背100個)註定是失敗又浪費時間的方法。背了2000個「會認」但「不會用」的單字是很多學習者最大的挫折來源。英文並不是只是一種只需要閱讀,只「看」的啞巴語言。英文最終是要「用」出來的。
同時增加音標的個人化矯正練習時間,也更強化困擾著許許多多學習者的「常速」母語人士一定會使用的連音、弱音、消音跟抑揚頓挫等 pronunciation features(這些發音上的特色,也是雅思IELTS考試中佔評分項目四分之一比重的重要環節。英文想說得好聽、想得到雅思口說八分以上,就一定要學會這些眉角)。
★課程目標:
讓你發音正確,看懂國際音標,提升溝通效率,學會自學的方法,最終成為一個有自信又優雅的英語使用者。
★警語:
這項課程包含大量的「學習態度」跟「學習方法」上的矯正,以求在九小時的課程結束後可以達到長久的續航力。我認為只花九小時就可以學會任何語言的母語人士發音方式,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會著重學習態度與方法。課程並非九小時「完全只教音標」與「機械化的練習」。英文笑話、人生故事、學生們的學習經驗分享,都會包含在課程中。若您只想知道音標怎麼讀,可參考免費的BBC廣播公司的發音材料 -- The Sounds of English,或我們預錄好銷量驚人的「線上版本」--IPA 英式發音線上課程。
★一直覺得自己英文發音有問題,但不知道如何改善嗎?
- 想到要開口說英文就覺得壓力很大
- 曾經跟英文母語人士溝通,覺得對方聽不懂自己發音的情況很多
- 看不懂各種字典上的音標,聽發音也不確定自己發得對不對
- 每次講 can’t,外國人都聽成can
- 蝴蝶音到底怎麼發?
- Mac發成 Meck,iPad發成i-ped,confirm發成conform,北車Taipei Main Station發成 台北男人站Taipei Men’s Station
- IPA音標裹那些點點/lɔː/到底是什麼?
- 大家都說要連音、要連音,到底是要怎麼把兩個音連在一起呢?
台灣人平均花在學習英文的時間可能加減有個十年,還是有許多人對於英文發音是充滿不確定感的。為什麼?因為台灣傳統英文教育較著重文法與翻譯,口說的訓練較少。事實上,在體制內,很有可能一個孩子一路從國小到高中或大學,都沒有真正開過口說英文。想當然爾,不會說英文只是簡單的因果關係。
有些人則是擅長考試,舉凡學測指考甚至多益全都考高分,但有一天進入職場,要真正上場說英文了,才發現自己的口說不太行。這是我們目前最常見的學生類型了。
★ 為何重學發音要學英式?
原因很簡單,梅姨我本人是留學英國的啊,說英式英文對我來說自然又自在,不管到哪一國,都沒有需要重新適應口音的問題。我對於英國文化/英文這個語言的了解,更是我教學上的助力。我認為學發音你一定要同時學英文的文化,不然你不小心學會的是較不討人喜歡的標準英音(RP),或學了Fast & Furious 裡 Jason Statham 那充滿地域性與階級認知的口音,是會讓母語人士感到困惑的。還有,英文其實是一個非常喜歡說反話,充滿諷刺的語言(不只英國人,美式英文也很喜歡反諷)。英國人喜歡嘲諷自己的爛天氣、政府、各種人事物,更愛自嘲,不了解這些文化,可能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誤會,所以,文化,是這堂課的重要原素。
再來,其實我私心認為許多台灣成年人雖然自認是美腔,但實際上跟母語人士溝通時仍有很大的障礙,常有跟外國人雞同鴨講的問題,而這類型的學習者,就是我們這個課程中也很大佔比的客戶群。
我們台灣人說中文時不捲舌,成年人的舌頭更是硬,不如就換個口音試試看?這一次,來學學「另一種英語」吧!英式英文可以讓你在接觸到來自英國、澳洲、紐西蘭、南非等等加起來人口也有一兩億的人的時候,較不會震撼或崩潰。若你沒有「只有美式英文才是王道」或「只有美腔才是正確的發音方式」的迷思,只想真正的學會一個可以用來與人溝通的英語,那麼你就完美的適合這個課程。
當然,若你跟我一樣,喜愛英國演員的發音,喜愛英國文化,那麼你絕對就是這個課程的最大部份客群了!
里茲螞蟻的IPA發音課程一次將音標徹底教好教滿。九個小時的上課內容,從英國腔的音標,到消音、弱音,連音,英文的音調、抑揚頓挫,一口氣全部教完。我們教授的是國際音標IPA(可點入看看什麼是IPA),也就是國際上更廣為人使用的一種音標,而非只在台灣通行的KK音標)。
課程重點在教會正確的發音知識之外,還包含大量如何利用各種免費教材(線上、有聲書等網路材料)來強化已學到的聲音、知識與文化,內化到自己的生活中。
這個課程除了音標之外,我們還會教如何正確背單字。以往國高中年代那種一天背20個單字(我以前的老師更曾一天要求我們背100個)註定是失敗又浪費時間的方法。背了2000個「會認」但「不會用」的單字是很多學習者最大的挫折來源。英文並不是只是一種只需要閱讀,只「看」的啞巴語言。英文最終是要「用」出來的。
同時增加音標的個人化矯正練習時間,也更強化困擾著許許多多學習者的「常速」母語人士一定會使用的連音、弱音、消音跟抑揚頓挫等 pronunciation features(這些發音上的特色,也是雅思IELTS考試中佔評分項目四分之一比重的重要環節。英文想說得好聽、想得到雅思口說八分以上,就一定要學會這些眉角)。
★課程目標:
讓你發音正確,看懂國際音標,提升溝通效率,學會自學的方法,最終成為一個有自信又優雅的英語使用者。
★警語:
這項課程包含大量的「學習態度」跟「學習方法」上的矯正,以求在九小時的課程結束後可以達到長久的續航力。我認為只花九小時就可以學會任何語言的母語人士發音方式,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才會著重學習態度與方法。課程並非九小時「完全只教音標」與「機械化的練習」。英文笑話、人生故事、學生們的學習經驗分享,都會包含在課程中。若您只想知道音標怎麼讀,可參考免費的BBC廣播公司的發音材料 -- The Sounds of English,或我們預錄好銷量驚人的「線上版本」--IPA 英式發音線上課程。
開課時間
參與課程程度
適合所有程度的英文學習者參與。
課程時數與費用
三堂課,每堂課三小時,共9小時
$6,300元
$6,300元
上課人數
8-12 人
上課教材
老師自編教材+音檔
報名方式
老師的叮嚀(每次上課都有聯絡簿,此為第一次上課老師的話)
IPA課程重點是教會同學音標怎麼念,以便碰到單字時可以清楚查出念法。很多你認為你會的單字也有必要重查,連hamburger這樣初級的字其實很多學生因為沒有蝴蝶音的概念,發音都是念錯的。我們鼓勵使用注音或中文來輔助記憶(例如confirm就寫「抗糞~」),因為有些音已經發錯太久太久了,光靠學音標對有些病情嚴重的患者恐怕效果不好,寫注音或中文是必要之惡。另外所有英文發音的特色包含連音、弱音、消音跟整體的抑揚頓挫也是這門課非常專注的。
不管同學有沒有要考英文檢定考試,學英文最終都是希望可以跟外國人交朋友或做生意,能夠說一口讓人理解跟有好感度的英文絕對重要。
單字的累積也是基礎等級學生重要課題。沒有單字,就沒辦法表達自己。想跟外國人描述端午節,結果有關端午節的單字一個也不會怎麼行呢。所以同學一定要請利用老師上課教的背單字方法持續每日背。
可根據自己能力自行設定目標,例如在一定期限內背完2000字等(例如一天五個字,十天就有五十個字。不要小看持續又穩定的力量)但這一次,你是真的要會使用一個字了,而不是會認2000個字,但每個字的用法都不確定。
我們所有的學生都必須交錄音,練習shadowing(跟讀)技巧。老師每週給予反饋。我們會週週給同學們反饋,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發音哪裏有問題。
上課直播影片:同學可至粉專觀看或打 #里茲螞蟻影片直播 搜尋。
不管同學有沒有要考英文檢定考試,學英文最終都是希望可以跟外國人交朋友或做生意,能夠說一口讓人理解跟有好感度的英文絕對重要。
單字的累積也是基礎等級學生重要課題。沒有單字,就沒辦法表達自己。想跟外國人描述端午節,結果有關端午節的單字一個也不會怎麼行呢。所以同學一定要請利用老師上課教的背單字方法持續每日背。
可根據自己能力自行設定目標,例如在一定期限內背完2000字等(例如一天五個字,十天就有五十個字。不要小看持續又穩定的力量)但這一次,你是真的要會使用一個字了,而不是會認2000個字,但每個字的用法都不確定。
我們所有的學生都必須交錄音,練習shadowing(跟讀)技巧。老師每週給予反饋。我們會週週給同學們反饋,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發音哪裏有問題。
上課直播影片:同學可至粉專觀看或打 #里茲螞蟻影片直播 搜尋。
台大會計吳同學上課心得
雖然IPA班只有短短的課程,但充實程度跟收穫之多是一開始無法預料的。有心理準備會被梅姨的風采給撂倒,但沒想到是這種程度。
IPA從頭開始教,每個音標正確的發音方式、在哪些常見的單字中出現、單字背後的有趣故事,梅姨一氣呵成地娓娓道來。我一直都知道,除了英文本身,梅姨想要教我們的是「態度」,我姑且稱之為...積極的不卑不亢。
首先是,語言甚至語系的背後,隱含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底蘊及價值觀,口音可以判斷人的出身高低乃至於代表社會風氣的變遷,這些都是單靠查字典無法去體會的事情,得多用一份心、更付出一分努力地去搜索、查詢並學習、吸收,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內涵。這就牽涉到學習語言的動機只是說好一口流利的英文嗎?原本我的動機只有這樣,但梅姨在課程中拋出很多問題,諸如:為什麼英國的地鐵卡叫做Oyster Card?知不知道星際大戰的I'm your father梗?有沒有聽過Enigma?聽過哪些英國搖滾樂團?如果沒有這些認知,英文說得再流利,真的能跟當地人「溝通」嗎?真的可以在當地暢行無阻、廣結人脈嗎?好比一個外國人不知道五月天、不認識金庸、沒看過我猜你猜或康熙來了......我可能會覺得很難聊、很難想跟他進一步認識,更別說交心了。
再者是,對於標準口音的要求,是為了讓外國人聽得懂我說的英文。不是Google翻譯說的機器人口音,而是注重聲調高低、哪裡連過去、哪裡有喉塞音需稍做停頓或舌頭的假動作,把英文說清楚、讓人聽得懂。往這個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得充分利用我們的母語,無論是注音、台語或客語,只要有助於發音更標準,什麼都可以去做運用或聯想。這種方式其實如梅姨所說,是大部分英文老師或是學生覺得有些low的方式,但這種沒必要的自卑、羞恥感卻造成了更四不像的台式發音。
我想說的「積極的不卑不亢」,指的是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產生英語講得不錯流利的優越感或是中文不好好講、硬是夾雜一些英文單字的裝逼樣,相對於外語、對自己的母語產生劣等感。但梅姨在教導我們要積極了解外國的歷史背景、飲食或當代流行文化之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該如何跟外國人描述跟介紹我們台灣的生活、飲食文化,甚至,我們該為維基百科以Ba-wan作為英文標題來解釋肉圓而引以為傲(說引以為傲可能有點過了XD 但我想表達的是,我之前從未想過台灣飲食得用一般英文單字去解釋時,與以食物的本地名稱發音去命名時,之間所隱含的文化認同或意義之差異是什麼)。
因此,在這六小時的課程中,除了IPA發音體系的認識,我從梅姨以身教、言教所傳達、展現的學習態度與生活態度中學習到更多。無論是如何善用網路資源去精進自己的英文口說能力,以及亙古不變的最佳學習方式就是持之以恆、積沙成塔,乃至於生而為人,我們得一直保持著對世界好奇、關心的積極態度......啊啊,還有,別再立什麼新年新希望、年度目標了,要做就立馬行動!飛輪課報名下去!音檔開起來、跟讀讀起來!課後心得打起來!
最後,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再接受梅姨的鞭策與指導!
IPA從頭開始教,每個音標正確的發音方式、在哪些常見的單字中出現、單字背後的有趣故事,梅姨一氣呵成地娓娓道來。我一直都知道,除了英文本身,梅姨想要教我們的是「態度」,我姑且稱之為...積極的不卑不亢。
首先是,語言甚至語系的背後,隱含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底蘊及價值觀,口音可以判斷人的出身高低乃至於代表社會風氣的變遷,這些都是單靠查字典無法去體會的事情,得多用一份心、更付出一分努力地去搜索、查詢並學習、吸收,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內涵。這就牽涉到學習語言的動機只是說好一口流利的英文嗎?原本我的動機只有這樣,但梅姨在課程中拋出很多問題,諸如:為什麼英國的地鐵卡叫做Oyster Card?知不知道星際大戰的I'm your father梗?有沒有聽過Enigma?聽過哪些英國搖滾樂團?如果沒有這些認知,英文說得再流利,真的能跟當地人「溝通」嗎?真的可以在當地暢行無阻、廣結人脈嗎?好比一個外國人不知道五月天、不認識金庸、沒看過我猜你猜或康熙來了......我可能會覺得很難聊、很難想跟他進一步認識,更別說交心了。
再者是,對於標準口音的要求,是為了讓外國人聽得懂我說的英文。不是Google翻譯說的機器人口音,而是注重聲調高低、哪裡連過去、哪裡有喉塞音需稍做停頓或舌頭的假動作,把英文說清楚、讓人聽得懂。往這個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得充分利用我們的母語,無論是注音、台語或客語,只要有助於發音更標準,什麼都可以去做運用或聯想。這種方式其實如梅姨所說,是大部分英文老師或是學生覺得有些low的方式,但這種沒必要的自卑、羞恥感卻造成了更四不像的台式發音。
我想說的「積極的不卑不亢」,指的是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產生英語講得不錯流利的優越感或是中文不好好講、硬是夾雜一些英文單字的裝逼樣,相對於外語、對自己的母語產生劣等感。但梅姨在教導我們要積極了解外國的歷史背景、飲食或當代流行文化之同時,也告訴了我們該如何跟外國人描述跟介紹我們台灣的生活、飲食文化,甚至,我們該為維基百科以Ba-wan作為英文標題來解釋肉圓而引以為傲(說引以為傲可能有點過了XD 但我想表達的是,我之前從未想過台灣飲食得用一般英文單字去解釋時,與以食物的本地名稱發音去命名時,之間所隱含的文化認同或意義之差異是什麼)。
因此,在這六小時的課程中,除了IPA發音體系的認識,我從梅姨以身教、言教所傳達、展現的學習態度與生活態度中學習到更多。無論是如何善用網路資源去精進自己的英文口說能力,以及亙古不變的最佳學習方式就是持之以恆、積沙成塔,乃至於生而為人,我們得一直保持著對世界好奇、關心的積極態度......啊啊,還有,別再立什麼新年新希望、年度目標了,要做就立馬行動!飛輪課報名下去!音檔開起來、跟讀讀起來!課後心得打起來!
最後,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再接受梅姨的鞭策與指導!
學生回饋
陳O斌
很深刻的就是每堂課都上到超過時間還教不完,還有就是梅姨跟睿睿的作業修改,真的覺得我們要跟老外講話自己一定要發音正確,別人才能聽懂,祖柏克也需要來里茲螞蟻學一下中文正音,哈哈。 不過就像老師說的,已經學錯發音幾十年,但在短期改善真的就是看自己要不要再下一番功夫,課程的結束就是另一個學習的起點阿。 也因為這三周的習慣現在對於看到不認識的字會去查劍橋或是牛津字典,而不是GOOGLE大神。 |
蕭O茹
上完課程後才發現以前學英文都白學了,連How are you都要徹底打掉重來,非常感謝老師仔細的從一位一位學生訂正糾正,讓我們發現問題的根本在哪裡。 用聲音學英文是最基本的條件,但我們竟然拖到現在才領悟,然後說了錯的英文說了幾十年,真是無法想像!就像是交錯男友一樣,一拖拖到青春都沒了才徹底領悟對方是個渣男(笑) |
鍾O柔
非常感謝梅姨的教導!原來英文真的沒有所謂的規則,還有透過注音符號、中文、甚至是台語來記英文發音實在是太有趣有超實用!雖然時間很短,但梅姨還是會很仔細的教每個發音,而且梅姨給同學們的回饋非常仔細,藉由梅姨點出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問題,讓我可以再注意和修改這些地方!另外,我覺得跟讀練習實在太棒了!透過跟讀作業,我開始會去查句子裡每個單字的發音,也會用youglish去聽母語者怎麼說,每次的練習除了反覆聽梅姨的音檔外,也會反覆聽自己練習的音檔,一直錄到滿意才傳到群組。雖然IPA只有兩堂課,但真的收穫滿滿滿!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去上實體的文法班和雅思班!!! |
林O儀
謝謝May時而不留情一針見血地指正,時而暖心地鼓勵我們。覺得台灣人常見的錯誤發音部分,真的會讓人有種刷新三觀、相見恨晚、茅塞頓開、發現新大陸的感覺,很喜歡這一個部分。也覺得錄音是一個很棒的作業,除了可以督促自己,也能聽到其他厲害的同學的漂亮發音而更認真練習。 |
張O凊
來上課前真的都亂唸英文,從來沒想過唸好英文做基本的就是要看音標,把每個字讀好;老師提供很棒的英國腔學習資源,透過那些網站就能直接知道母語者是如何正確發音,以及語調的高低起伏等等。雖然被砍掉重練,但這些都幫助很大,還有梅姨的音標錄音也是最重要的教材!!有空就會一直重複聽,直到熟悉每個音標怎麼唸。 |
邱O華
在還沒上課以前單字看到都會亂念,也不會查正確發音該怎麼念,被老師教訓了一番後覺得自己真是太不上進了😂 現在看到不懂不會唸的字就會打開手機查隨時學習。 知道外國人講話都會把音連在一起後聽句子雖然還是沒辦法一下就聽懂,會的單字量也還不夠多,但我覺得幫助很多,會仔細去聽母語人士的發音方式 交作業的跟讀練習一開始很緊張都不太敢說,舌頭一直打結,但後來漸漸習慣這件事,好像講英文變得不那麼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