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vation is what gets you started. Habit is what keeps you going. #動機讓你開始,#習慣讓你堅持。 來聊聊 #學好英文兩大關鍵。 #Motivation,劍橋字典上有兩個解釋: 第一個,B2程度,英英解釋是 enthusiasm for doing something,中文它翻「積極性」。來個例句: He's a bright enough student - he just lacks motivation. 他是個很聰明的學生,只是不夠積極。 第二個,C1程度,英英解釋是 the need or reason for doing something,中文它翻「動機,誘因」。也來個例句: What was the motivation for the attack? 這次襲擊的動機是甚麼? #Habit,劍橋字典上有數個解釋,但我們要的是這個: B1程度,英英解釋是 something that you do often and regularly, sometimes without knowing that you are doing it,中文它翻「習慣」。例句我們用牛津字典的: I've got into the habit of turning on the TV as soon as I get home. 我已經養成一回到家就開電視的習慣。 「動機」跟「習慣」這兩件事,哪個比較難得到? 我認為是動機。因為動機是發自內心。若沒有動機,你根本也沒有養成習慣或改變習慣的理由。一個平時喝咖啡都加糖的人,為何有一天要突然不加糖?一個酗酒並且還在有著 2000聽眾的 Clubhouse 房子裏嘔吐的人(好像是我本人,你那天有在房間裏嗎??),為何有一天要突然不喝酒? 沒有強大的動機,做任何事都很難成功。 減肥、存錢、運動、戒煙、打坐、學英文等等等,這些許多人常年掛在嘴邊或老是寫在新年新希望的清單上的目標,有多少人真的實踐,並且長期維持呢? 看了 motivation 的解釋之後,我們知道,要有動機,你需要: 一、熱情 二、需求或理由 沒有熱情的原因我想理由之多,有些心理學家們想必終其一生也在探索這個主題。就我個人純粹觀察來講,很多成年人、青少年或兒童沒有任何一點熱情的其中一個主因,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被安排好自己的一生。星期一補數學,星期二上小提琴,星期三學下棋,星期四補英文,星期五補書法,星期六補各種先修班,星期天被要求在家看書。都要18歲了大學填志願時家長也干預,連出國留學都是父母的安排。回到台灣,找了幾份工作,都沒特別感受。 現在他25歲了,30歲了,你要他找到自己的熱情?他在這過去二三十年曾經有被給予過尋找熱情的機會與練習嗎?他有尋找熱情的工具嗎?教書二十幾年了,常在教室裏聽到一個成年人跟我說他沒有熱情,最大的興趣就是購物吃東西看韓劇或美劇,我旁敲側擊了半天,想說會不會有什麼隱藏版的興趣例如有救生員執照或家裏有手沖咖啡器具等細索,但搞了半天還真的沒有任何喜歡的事物。恕我直言,這樣的設置,對於一個極度認真教英文的補習班老師我來說,實在看不到成功的理由,我甚至不了解他為何要來學英文。 去年一位小提琴老師恩力也來到我們補習班上課。她琴拉得好(IG上可以看得到影片喔),也明確清楚自己學英文的目標是為了精進自己,也期望在未來若國家真的實施雙語教育,她可以跟上,並且比其他音樂老師更有優勢。 進入課程後,在畫 #熱情地圖 時,她嚴重卡關了。我以為從小學音樂的她,會自然而然的把對音樂的喜愛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用英文說出來。不。她突然發現,「除了會點音樂、會教書... 到目前為止,學東西都是存刷子」。 她在疫情期間上課,在那個班裏有著喜愛穿著傳統服裝的原住民同學,深愛著她的山林與部落,準備到紐西蘭讀書了,也有著長年住在越南的台籍主管,熱愛三鐵,上週才從古志明市騎168公里的腳踏車到頭頓,在夜晚的沙灘、叢林裏開趴。迷惘的小提琴老師跟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就這樣開啓了上英文課到晚上十點半卻聊天到半夜兩點的人生。 前陣子在發音課中又看到她,她的眼裏似乎比以前更多了一份踏實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她這次,是充滿動機的來上課了,並且在課程中,幫我用16分音符跟32分音符標註英語的長短音。她成功了! 當你有了興趣與動機,根本不用任何人在你旁邊唸你,琴就會自動練習、健身房也會自動去、家裏的威士忌瓶空了你也不會再補了(但是別人倒給我喝我還是喝啊...),當你有了興趣與動機,新習慣的引進,就變得容易許多,阻力也少很多。 你會自己找資源、找老師,你會坐下來打開行事曆,把可以學英文的時間標出來,你會看著我那三百萬人次的 #里茲螞蟻的IELTS準備計劃表,替自己規劃學習時間。就跟花時間跟自己喜歡的人相處一樣,小時候廣告不是有說嗎?#再忙也要與你喝杯咖啡?(天哪好懷念這廣告啊,快點來跟自己喜歡的人約喝咖啡!) 對著一個一點都沒有興趣,你對他吼一次他就做一次,你不吼他就不做的人,你拿他有什麼辦法呢?教會他尋找熱情的方法不是才是最治本的嗎? ===恩力的故事=== 故事又回到英文旅程,來聊聊衝擊力最大的一段日子。 IPA結業後想著:馬上接軌的啟發課,阿也就五堂課,要不要再衝? 謝謝去年的恩力,這個決定成就了很多美好! 啟發課的課程核心圍繞在「自己」,目標訂在「能夠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們尋找自己的熱情、專長、喜歡的事物,練習組織與自己相關的一切。 「關於自己」是說來簡單但不太留心的部分。說白了,這套課程對我來說收穫最多的不是英文,而是再次認識自己,當然還有一群好同學。 尋找熱情畫 #熱情地圖 時好痛苦,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生活也很平凡很固定,除了會點音樂、會教書就沒有了,標準除了音樂以外一無是處的代表。到目前為止,學東西都是存刷子,包含合唱指揮、聲樂、英文......極少是因為「我喜歡」而去學,想當然而,每次學習包袱都很大,還好最終有在裏頭有得到快樂和釋放。 結業後的一週,每天看一些和英文相關的影片,拿起大家說英語開口練習翻譯(還順便拖講日文的姊姊一起玩,她講日文我講英文XD) 有些成就感、有些樂趣了。 謝謝所有老師、顧問、班主任貼心的照顧、耐心回答、溫柔的包容。 謝謝課堂上遇到的同學,短短的五堂課能成就一輩子的友情,是從來沒想過的,曾經在下課後聊天到半夜兩點、各地的網友見面聚餐,邊緣人表示感動萬分!!! 謝謝里茲螞蟻刺激了我的生命,希望疫情冷靜後能有個相聚的時間,在台北總部開派對、音樂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