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mobility, movement of individuals, families, or groups through a system of social hierarchy or stratification.” 我對「#翻轉階級」這個話題很有興趣。 究竟「#家境不好的人是否可以靠努力讀書來翻轉階級」呢?昨天我在IG限動貼出這個問題後,得到非常多同學的迴響。 「翻轉階級」此話題龐大,絕對不是少字數能夠滿足的。今天我先在這分享我許多想法中的一個point,期待接下來可以再針對其他point跟大家討論。 談論「翻轉階級」之前,先討論什麼是「階級」呢?不同國家的階級有不同的定義方式,而那些定義也常是模糊、不好明說(例如英國的labour class, middle class跟upper class),或是正在緩慢改變中的(例如印度說早已廢除但至今仍有兩億賤民難以翻身的 #種姓制度 the caste system)。那麼,#台灣的社會階級又是什麼?我們有很明顯的分界嗎?我們的階級,比起其他國家,較好翻轉還是較難翻轉呢? 我先叉開話題,先講件小事。前天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去了某貴婦的家,#他們家有三台史坦威鋼琴,她這輩子從未想過擁有一台史坦威,想不到人家居然有三台云云。 我本人有碰過史坦威鋼琴,傳說中的「交叉弦」帶來的飽滿音色真的不是一般鋼琴能比,但我們里茲螞蟻補習班 aka piano bar那台Yamaha我覺得也不算糟,對於一個琴藝平凡的人來說,彈彈Yamaha我已滿足。 我出身勞工階級,過過很長一段捉襟見肘的日子。我身邊一直都有富二代甚至富三代的朋友,也就是說,他們之中有些人根本不知道窮是什麼意思,也沒有去過非已開發國家(例如柬埔寨),有時跟他們提到我的背包客旅遊經歷還會被天真的提問,「#你度假為什麼要去那樣的地方啊?」 說到這,或許你已經猜出我的意思了。 是的,#我無意翻轉所謂的階級。 因為,我無法。 小時候我爸開計程車,媽媽一直在市場賣水餃,我跟弟弟的確靠著愛讀書(他是真的會讀書,我則是讀閒書)跟求知慾強而受高等教育,目前兩人都工作穩定。妹妹不會讀書只有高職畢業,的確很殘酷的成為食物鏈的最底層,領著基本工資,辛苦的生活。爸爸一直交待我跟我弟,將來要照顧妹妹,當然。他不說我們也會做。 單純針對我家這個微型社會來看,教育的確是提升生活水準的方法,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我專科畢業時就開始教兒美,兩三份工作兼起來,當年收入不輸研究所畢業的弟弟。我留英是工作多年後的事了。 長期來講,我認為頂大或高學歷或許一開始加點分,但最終,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情商還需其他方面的努力。我們公司的老師中,最受歡迎的老師並沒有讀研究所。 要真正翻轉貧窮,需要的是能真正能帶來實質生活上的改變的「教育」,我指的是 #尋找資源、#運用資源 跟#能夠在碰到困難時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可以讓人即便沒有讀頂大,仍然可以在各行各業中得到比較好的待遇。我媽就靠著她的巧思在市場這樣的生態環境中佔上風,讓她的生意老是比別家好。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想辦法在我們自己的league中,找到超越對手的方法的。 但若你想往上到另一個league,面對比你各方面資源都更豐富、先天條件都比你好的人一起競爭時,那又是另一回事了,需要不只兩倍三倍可能要是十倍百倍的努力了。我目前不就處在這樣的環境裏呢? 大家覺得補習班好開嗎?同業間良性惡性競爭不斷,有人資本額是我們的兩倍、十倍甚至都看不到車尾燈的都有,我們就是專注在自己身上,做出最好的產品來啊! 是的,我有去過遠遠比我更高階級的社交場合,在台北、在倫敦都有。人們手上的錶、肩上的包、桌上放的車鑰匙,喝的是萬元美酒,拿的是水晶杯,在倫敦 Mayfair 區的 Oxford and Cambridge Club中,#我坐在霍金博士曾使用過的圖書館,#看著那些剛打完壁球沖完澡的人們來來去去熱烈交談著時,到現在還在台北市一個常被朋友笑是貧民窟的50年老房子租屋的我,的確感受到階級的存在,但我並不會不自在。他們聊的東西,我聽得懂,也可以參加話題甚至被邀請時,也可發表個人看法。我並不感到低下與渺小。 我已經在我自己的league得到許多人都有的資源了,尤其是各種形式的教育。人脈的話,#只要做人誠懇不要太機車,#身邊還是有不少貴人處處幫助我。 有人可能說,我,跟我的家人,#再怎麼樣也不會變成上層階級。我喜歡好的東西嗎?是,我喜歡,也可以買好的東西,問題是,#我們想變成上層階級嗎?我很肯定我們還好。 你真的知道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嗎?他們有他們的煩惱啊。還是你真的認為上層階級就是快樂的保證呢? 今日小結論,我的確認為真正有意義的教育(非指文憑)是翻轉貧窮的方法之一,而我真心致力想推廣有意義的學習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