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的魅力 我出生在一個熱愛音樂的家庭裏。我爸是個計程車司機,他的興趣是聽音樂,尤其是古典樂,我幾乎是聽著古典樂跟爵士跟各種非洲民族的原始音樂長大的。我從小就學鋼琴,因為聽爸媽說我三歲時就在木頭鋼琴上彈貝多芬的快樂頌,所以勞工階級的他們標了幾個會,在我上小學時買了鋼琴給我(聽說負債累累了很久)。 我手指雖然算不上厲害,也經常錯誤百出,但我似乎具備「絕對音感」-聽完一條歌就可以用鋼琴把整首歌彈出來(C調,要轉調也行,但需要練習)。 以前念崇右企專時,我還跟班上男生組了個熱音社,當時大家找不到樂譜,都是我聽一段寫一段,把我們想唱的歌寫成五線譜或簡譜給他們去彈的。音樂對我來說,是生命的一部份。I really can't imagine a world without music. 但是,雖然斷斷續續學了七年的鋼琴,我對於古典樂的感覺始終搖擺不定。我個性很外放,要我照五線譜好好彈鋼琴就是聽起來很不吸引人。我雖然會彈小奏嗚曲,但經常就是做不到老師的要求--感情感情,要有感情! 終於,在我大概25歲那年,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Immortal Beloved,描述貝多芬的故事與他的感情世界(雖然片中史料錯誤極多,但Gary Oldman演技太棒,每次看都每次狂飆淚。尤其是在看到了片中貝多芬最膾炙人口的第九號交響曲-快樂頌的演奏,更是對這位大師充滿最高的尊敬)。 從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就對古典樂大大大大的改觀了。原來,我們在彈奏樂曲時,要遙想作曲者當時的心境(啊這不就是老師的意思,但因為老師們都只說要有感情,但我就明明覺得我有感情,原來是我的按鈕沒有被打開,也可能是老師們沒有更好的表達,或放電影給我看),從那天開始,我就帶著貝多芬寫歌給Josephin的情感來彈鋼琴。 小時候的鋼琴在我去英國留學前賣掉了,但我從來沒有放棄再度彈鋼琴的夢想,終於在2011年我再度買了台二手琴(四萬塊,比機車便宜,而且音色不賴喔),又開始重新學鋼琴。這次,我總算了解用「心」彈琴是什麼感覺。目前我的進度是Moonlight Sonata的第三部(7.44秒處開始到8.30秒,光這短短的不到一分鐘,就是我每次彈鋼琴彈的東西...但我總是覺得有一天會全部彈完的-我沒有在趕時間。 這個TED的演講:古典音樂的魅力實在是棒透了,這位Benjamin Zander先生,用了非常有趣又幽默的方式來教導大家去喜歡古典樂,我真覺得所有的國中音樂老師都應該放這個影片給學生看,搞不好也會啓發下一個鋼琴家。好的老師跟講員,真的一針見血,讓學習者立刻了解到精髓之處。我真的覺得我的業餘興趣,對我的雅思教學,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學鋼琴跟學英文有很多相似處,學習者都需要不斷的苦練,才能到達流暢不出錯的境界,但不知為何現代的英文書或坊間的許多補習班老師(非雅思或托福這種學術的會話課吧)都給學習者一種「學英文很簡單」「躺著也可以學喔」的錯誤印象。我一點也不覺得學英文很簡單,OK?? 真的希望同學不要被誤導了。 看TED演講的注意事項: 看演講很容易,但如果你可以邊看邊記筆記,把聽到的重點速記,用子彈點等的方式記下來,整理一下,用自己的方式用中文講一次。好像你在考中文考試一樣。程度好的同學再試著用英文講一次演講的重點,計時一分半。用的句子跟單字都可以從演講中偷出來,不需要完完全全換字,增加自己的負擔。最後可以加一兩句自己的感想來當結尾。 這個動作長期做下來,我認為一個人的組織能力可以大大的改善,也能夠學會專注。這不只對準備考雅思的學生好處多多,也對一般人的頭腦帶來刺激與學習的機會。 |